眼睛眼白部分覆盖的那层“膜”是什么?


照镜时发现,自己眼角的“眼白”上长了东西,似乎是一层膜/皮/肉,没有感觉,如果不是照镜子都没发现。

这层“膜“是生长出的病,它会逐渐发展一步一步覆盖角膜瞳孔。它在此生长过程中,会引起角膜散光导致视力下降,对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当病情严重翼状胬肉甚至会覆盖整个瞳孔,遮挡视轴区造成视力的丧失。

这层“膜”是什么?

 

医学称为“翼状胬肉”,因形状酷似昆虫翅膀而得名。

它是一种向角膜表面生长的与结膜相连的纤维血管样组织,常发生于鼻侧的睑裂区,也就是内眼角处。这层多生长出的“膜”其实是眼球表面的球结膜,正常为透明状,上面附带少量血管。

 

当发生外界刺激,引起了局部的球结膜纤维血管组织的慢性炎症性病变,就发生翼状胬肉。它以三角形的形态从眼角开始蔓延生长,病情加重则逐渐生长到黑眼珠上方直至覆盖瞳孔,翼状胬肉单眼发病或双眼同时发病都有可能。

翼状胬肉大致分为三种程度:轻度、中度、重度。刚开始,较小时,不影响视力;长大后会逐渐影响视力及外观。

△胬肉轻度→中度→重度
 

胬肉生长缓慢,其实一直在生长。

翼状胬肉的易发原因?

 

流行病学显示,有两个因素与翼状胬肉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1、所居住地区的地理位置;

2、暴露于日光及风沙下的时间。

 

热带地区居民、高海拔地区居民、长时间从事户外工作人群,翼状胬肉的发病率相对较高。由此可见,日光紫外线的照射可能引发翼状胬肉。

 

日常生活中注意防晒、防风,尤其是高海拔高紫外线地区人群及长期户外工作者出行应注意佩戴遮阳帽及偏光镜。避免过度劳累,避免眼部因过劳出现慢性炎症诱发眼病的发生,做到定期进行眼部检查。

 
 

翼状胬肉有哪些危害?

 

翼状胬肉常为多双眼发病,以鼻侧多见。

一般发病初期时无明显自觉症状或仅有轻度异物感,当病变接近角膜瞳孔区时,因引起角膜散光直接遮挡瞳孔区而引起视力下降

睑裂区肥厚的球结膜及其下纤维血管组织呈三角形向角膜侵入,当胬肉较大时,可妨碍眼球运动

该如何治疗?

 

胬肉很小且长时间没有变化时,暂不需要治疗,但要尽可能避免烟尘、风沙、阳光等刺激,注意眼部卫生,观察翼状胬肉是否生长。

如果有眼干、异物感、眼睛发红等情况,轻度时可以使用人工泪液,中至重度的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较弱的激素滴眼液或者非激素类的抗炎滴眼液来减轻症状。

胬肉进行性发展,就是开始往黑眼球瞳孔区生长,或者自己觉得影响美观的时候,可以进行手术治疗,实施翼状胬肉切除术,但是单独进行此手术,术后易复发。

现在更为先进的是“睛致”翼状胬肉手术,依据患者个体差异,在传统胬肉切除的基础上联合“一人一式个体化”生物羊膜移植。相较于传统的手术方式,缩短了约三分之一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感更低,提升了舒适性,结膜平整,无充血,手术痕迹不明显,恢复更快,手术采用生物羊膜覆盖更安全,相比传统手术方式降低了手术复发率。

 

专家简介

微信扫一扫
关注艾维眼科医院官方微信!
爱眼护眼早知道,还可直接咨询医生